产业在线监测数据显示,2025年5月中国家用空调生产2081.2万台,同比下滑1.8%;销售2203.4万台,同比增长2.3%。其中内销规模1412.5万台,同比增长13.4%;出口规模790.9万台,同比下降12.8%。
内销市场
本月内销市场同比实现了双位数增长,国补、618等均对市场出货有一定推动,但是考虑到去年的较低基数,增长表现较预期仍有较大偏差。
销售不及预期,同时在618即将迎来尾声之际,国补的刹车也让厂家和商家措手不及,部分企业已开始主动下调生产计划,预计6月份行业整体下调内销生产数量超200万台。
目前能否平缓“急刹的惯性”,也要看前期厂家争抢来的市场增量和经营策略。对于头部及主流企业,国补红利享受的比较彻底,但中小企业的体感大相径庭。因制造实力有限,成本控制和利润让步受限,低价拼不过华凌、小米、统帅、奥克斯,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口碑拼不过格力、美的、海尔;同时,国补的门槛儿筛选和审查也让中小企业和部分经销商止步门外。
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各企业的发展情况面临比较明显的分化。对于下半年,普遍面临较大的增长压力,因去年同期在国补刺激下销售迎来高峰,较高的基数水平,企业想要寻求增长的难度非常大;另外,前置化的需求使得今年下半年,甚至未来几年的市场都受到影响。
当下市场面临的难题不只是增长挑战或者国补是否延续,更难的是用户对产品价格认知的改变。低价竞争带来的永远是恶性循环,厂商为了争取客户,一味降价使得产品的质量难以控制,一些不具备价格竞争优势的企业可能会通过降低品质来保障成本。国补的暂停其实是对不健康的低价竞争的一种缓和。

出口市场
出口市场受备货季节性差异表现下滑,同时同期基数较高也是导致下滑的原因之一。
后续市场同样面临增长压力。一方面前期备货充足的海外库存达到高位,新订单较少,加剧了竞争;另一方面,随着海外制造逐步推进,中国企业部分出口产能向海外转移,以泰国、印度为首的空调出口国家在逐步提升自身的制造能力和出口份额。如近日印度《经济时报》消息称,政府希望未来四年出口空调达到1500-1600万台。
在全球空调市场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,中国出口也将受到一定压挤,另外去年同期的基数水平也让增长变得更具挑战。
对于下半年市场,尽管内外销均承受较大增长压力,但也有相对乐观的一面。近几年全球性的高温天气频发,且持续时间更久,突破历史的高温次数更多,给了空调市场更多机会。而且从中国农历年来看,今年闰六月,本身高温天气来得较晚,预计下半年市场还将有机会冲刺。
参与评论
共收到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