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“游击队”到“正规军”
早年江西制冷市场多被“低价抢滩”的外地游击队工程商占据,施工粗放、品牌参差不齐,“大马拉小车”现象层出不穷。九江西海制冷叶总从事制冷行业二十多年,一年可做几十个小库,他告诉记者,“随着国家冷库补贴政策落地,在外干制冷的江西人都回本地干了,外地工程商逐步退场,冷库建设也比以前规范很多。”

江西通用奕总告诉记者,现在江西中小冷库市场都是本地工程商的天下,大型冷库则被上海、深圳等一线工程商收入囊中。“二十年前我在湖南、福建、湖北就做几百万的冷库,现在大家都发展起来了,进不去了。当然他们也进不来我们江西了,我认识的外地工程商都是亏本走的。”
濂溪区中南制冷器材总汇专营各种品牌制冷剂、配件等,主要销售区域在九江。中南制冷陈总告诉记者:“公司现在一年营业额可达两三千万,近几年行业中没有见过劣质配件,我们只给客户提供优质品牌配件,大家用了好的自然会抵制差的。”
随着本地技术人才回流潮的兴起,以及资深外地工程商的竞争之下,市场迎来“技术筑基”的规范化转型——从“游击战”式的低价竞争,转向“阵地战”式的标准服务,行业生态焕然一新。
受大环境经济影响,市场暂时疲软
“近两年江西制冷市场行情有所波动,主要受宏观经济与房地产下行双重影响。”冠城制冷设备负责人分析称,行业需求收缩导致竞争加剧,头部企业仍占据主导地位。与华东等成熟区域相比,江西制冷市场在市场规模、技术能力上仍有差距,但随着中高端市场需求的提高,对于冷链的需求仍将持续增长。此外,江西二三线城市制冷市场尚处于市场培育期,未来可拓展空间大。
参与评论
共收到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