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的持续高温,不仅考验着空调产品的性能极限,更折射出智能家居行业白热化的竞争态势。在这场传统家电赛道向智能生态跨越的过程中,各企业都在全力抢占市场高地,以AI大模型赋能家电发展,通过建立智慧、多元、共生的生态,改变着市场体系。格力电器以“董明珠健康家”的战略强势入局,试图通过健康技术重构用户体验。
  中国智能家居市场正经历硬件单品到生态系统的深刻变革,各企业凭借不同的创新理念,持续推动行业向前发展,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智能化、人性化的家居体验。这些令人称道的体验背后,都离不开强大的技术支撑。
  从质疑到落地:“600+”家门店的快速布局
  2025年7月,全国多地持续高温,空调销售迎来旺季。在格力电器位于北京的“董明珠健康家”旗舰店内,一款标榜“风不吹人”的空调前围满了体验的消费者。“这个风确实柔和,不像传统空调那么‘刺骨’。”市民李女士表示。
  这一幕,正是格力电器战略转型的缩影。半年前,这家空调巨头高调推出“董明珠健康家”品牌战略,旨在通过场景化体验、数据可视化、智能交互服务,重构零售价值链。
  格力希望以IP化战略打破“格力=空调”的刻板印象,但这一战略的出台,并未迅速得到市场认可,更多的是来自媒体的质疑与经销商的担忧:第一,个人IP与企业命运紧密相连的潜在风险巨大;第二,品牌更名可能导致老客流失,而品牌焕新不可避免使成本激增;第三,市场竞争白热化,加之“健康家”概念落地难度大、转型跨度超出市场预期,外界对格力的生态化转型充满担忧。
  然而,战略落地五个月后,市场的反馈数据回应了这些疑问。数据显示,截至6月26日,“董明珠健康家”门店已在全国落地656家,其中,北京首店开业当天,通过直播吸引518万观众观看。更令市场意外的是销售数据:近百家门店30天销售额突破亿元,其中冰洗业务提升了24%,净水系列提升超过40%,改变了格力单一依赖空调的营收结构。
  “最初我们确实担心这是换汤不换药。”一位华北地区的格力经销商表示,“但看到实实在在的升级变化后,态度就转变了。”他所说的升级是,格力打破传统展台的陈列逻辑,构建了多位一体的健康闭环,明显带动了非空调产品的销售。“细胞级保鲜”科技的格力全域养鲜冰箱、“护衣更护肤”的热泵洗护机都成为门店新的爆款。
  据悉,下半年,格力将加快开店速度,计划在2025年完成3000家门店的改造和升级,进一步扩大“董明珠健康家”在全国的覆盖面。
  技术破局:13万项专利背后的转型底气
  五个月,格力在质疑声中稳步推进“董明珠健康家”战略,逐步用成绩改写外界的看法。这场漂亮的翻身仗背后,折射出传统制造企业在数字时代的转型智慧——通过“新媒体IP品牌+全域渠道”的创新打法,格力成功构建了新媒体时代的全域化渠道协同体系。
  然而,这场反转的背后,绝非单纯的IP效应。在个人IP的光环之外,真正打动市场的仍然是那些能解决用户痛点的创新成果。格力的破局支点始终落在技术硬实力上。
  以明星产品“风不吹人”空调为例,格力创新的双送风口设计,通过动静蜗壳组合实现冷、热换向送风技术,不仅可以实现制冷时6米贴附送风,冷风不吹人;制热时,室内人体活动区的升温速率提升50%以上,连续制热运行12小时耗电量降低超过40%,同时实现小于1℃垂直温差的均匀温度场,让用户体验真正的冷暖舒适家居体验。在冰箱领域,格力突破性采用自主研发的宽频全封活塞压缩机,通过超低温环境来抑制脂肪氧化,留存DHA、EPA等珍贵营养,完成了对传统保鲜技术的升级。
  “这些技术都不是为‘健康家’临时研发的,而是多年积累的集中释放。”接近格力研发体系的人士表示。
  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7月4日发布微博表示,“董明珠的影响力不来自于财富,来自于她所创造的财富。”自2012年执掌格力以来,这位制造业领军者为企业注入的技术基因,成为此次转型的底气所在。13年间,格力累计创造48项国际领先技术,拥有专利超13万项,发明专利授权量连续8年位列家电行业第一。
  决胜关键:从技术参数回归用户体验
  据IDC最新数据,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相关设备出货量将达2.81亿台,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.7万亿元,渗透率超过30%。在这场万亿级市场的角逐中,头部企业已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。不过,无论在芯片、AI、能源等技术领域有何种突破,行业共识已然明确——智能家居的本质是服务生活,而非炫技。
  格力对健康技术的深耕,最终价值取决于是否真正解决用户痛点,提升生活品质。正如行业专家所言:“健康家居不是技术秀场,最终要回归用户体验。”
  “我们的家电技术研发一定是站在用户的角度,站在使用场景的角度去研发”,格力技术骨干表示。
  针对传统必威网页备用网址 “制冷冷风吹人、制热头热脚冷”的问题,格力研发团队构建冷热分送空气动力学模型,发现65°扩压角为最优参数,使冷风沿天花板沉降、热风从脚底上升。最终通过创新的可逆向送风技术,实现了“冷风向上送、热风向下送”,将室内垂直温差控制在1℃内,打造了一个舒适感极强的“衡温空间”。从挂机到必威网页备用网址 ,格力“风不吹人”系列不仅是技术迭代的成果,还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。
  董明珠曾表示,“为达成这一小小改变,格力耗时十年,全新设计空调内部结构,解决了噪声、能耗及舒适度等问题。”
  支撑格力紧握核心科技的背后,是一套完备且富有活力的自主创新工程体系。在今年4月落幕的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,格力电器自主研发的“高速双五轴龙门加工中心”,从全球1000多项发明成果中脱颖而出,成功摘得金奖。日内瓦金奖证书上的一行小字颇具深意:“该设备借助技术协同与数据共享,促进高端制造供需方深度融合,为全球制造业贡献中国方案。”这恰好点出了格力实现突破的核心逻辑:并非单一的技术攻关,而是打造“研发制造应用反馈”的全产业链创新生态。
  格力创新的最大特点是,在工程目标上不是单一地寻求技术创新,而是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,通过创新文化、研发平台、原创技术和市场需求产品4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实践,凝练出全面、系统、内外部融合的可持续价值创新模型。
  要让这套全产业链创新生态持续运转、迸发活力,离不开强大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,格力在人才培养上同样构建了完善体系。董明珠表示,“面对未来,企业最大的底气来自人才的接力,对研发人才的持续培养,不仅为企业创新奠定关键支柱,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。”
  数据显示,格力电器科技研发人员突破1.2万人,科技人才及技工人才占比超过65%。